学校现有徐汇、奉贤和金山三个校区,占地总面积 2535 亩,各类建筑总面积 96 万平方米,图书馆总藏书量 343 万册。建有分析测试中心、珠宝检测中心等国家级计量认证单位。以乒乓球为代表的“体教结合”工作,建立了“一条龙”培养大学生运动员的创新机制,学校乒乓球队在国际乒乓球比赛中共获得金牌 188 枚。学校已连续 12 次荣获上海市“文明单位”光荣称号。在 QS 世界大学排名榜中,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 28 位;在泰晤士高等教育( THE )世界大学排名榜中,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 28 位;在 USNews 世界大学排名榜中,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 41 位;在 ESI 中国大学综合排名中,位列第 28 位。

学校设有 20 个学院,学科设置涵盖理、工、农、医、经、管、文、法、艺术、哲学、教育等 11 个学科门类。现有本科专业 72 个;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9 个,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129 个;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16 个;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13 个,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83 个;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4 个。拥有 8 个国家重点学科、 10 个上海市重点学科、 7 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。“化学工程与工艺”是中国大陆高校首个通过 ABET 认证的专业,“化学专业”是中国大陆高校首个通过中俄联合国际理科专业认证的专业。化学、材料科学、工程学、生物学与生物化学、药理学和毒理学、农业科学、计算机科学等 7 个学科进入 ESI 全球前 1% ,化学学科进入全球前 1 ‰。
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 2.6 万余人,其中,本科生 16569 人,硕士研究生 7766 人,博士研究生 1832 人。 现有教职员工3100余人,其中两院院士8人,双聘院士4人,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100余人;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、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;拥有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、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高水平创新团队9个,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崭露头角。
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个,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 个,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 个;国家特色专业 12 个 ,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5 个;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5 个。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、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。在 QS 全球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中,位居大陆高校第 16 名。建校以来,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 33 万余名毕业生,遍布海内外。校友中 25 人当选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院士,一大批毕业生成为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的中坚和骨干。
学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,瞄准国际科学前沿,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,持续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。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个、国家工程实验室 1 个、国家工程(技术)研究中心 3 个、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 1 个、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 1 个、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 29 个、省部级人文社科智库(基地) 5 个。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,拥有各类国内外有效专利 2000 多项。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,是全国 6 所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。一批行业共性、关键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
学校构建了多层次、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体系,与英、美、德、法、日等国的 200 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。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,建有 7 个教育部、外专局“ 111 计划”学科创新引智基地。与国外顶尖科研资源合作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,成立了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、奥利弗 · 哈特合同与治理研究中心。建有国际卓越工程师学院(中法合作办学机构)、全球首个科技创新孔子学院、中国和罗马尼亚共建的首家“华东理工大学锡比乌中欧国际商学院”、中国首个“国际社会工作学院”。在校留学生(含非学历留学生) 1630 人。
今天的华东理工大学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按照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的目标任务,立足新时代,扎根中国大地,努力建设社会主义一流大学!
序号 |
课程名称 |
课时 |
1 |
贯彻十九大精神,落实全面 “ 从严治 党 |
半天 |
2 |
新时代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与自我管理能力 |
半天 |
3 |
贯彻十九大精神,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|
半天 |
4 |
中国企业家精神与中国经济宏观形势 |
半天 |
5 |
企业文化建设与变革管理 |
半天 |
6 |
从供给侧破解中国经济革难题 |
半天 |
7 |
政党政治与中国民主发展 |
半天 |
8 |
践行 “ 三严三实 ” 与 “ 两学一做 ” |
半天 |
9 |
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|
半天 |
10 |
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建新的伟大工程 |
半天 |
11 |
组织领袖行为与影响力 |
半天 |
12 |
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|
半天 |
13 |
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“ 三重自 觉 |
半天 |
14 |
财务管理与企业内部风险控制 |
半天 |
15 |
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|
半天 |
16 |
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 |
半天 |
17 |
党在新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|
半天 |
18 |
新时期关于中国党建问题的分析 |
半天 |
19 |
电子商务企业盈利模式创新 |
半天 |
20 |
党在新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|
半天 |
